[讀書心得] 投資最重要的事—看重管控風險的價值投資派書籍

投資最重要的事是本討論價值投資的書,主要是從作者在金融市場多年經驗看過的種種現象,及感受到歷史循環,給投資人一些關於投資的大方向建議,主要是在講作者的投資哲學的心得,並且附上一些其他投資專業者對書中內容的建議和討論,沒有提及具體的投資標的,但個人覺得是非常值得一看和收藏的投資書籍,討論內容很有深度。
很多以前自己在心裡對金融市場抱持的疑惑,在看完這本書之後,發現作者和其他評論者,都有對那些疑惑做出了詳細的討論跟解說。個人讀完這本書之後,覺得獲益良多。
本書強調市場的不確定性,極力主張管控風險的重要性,說明投資人的心理盲點對投資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者認為採用價值投資方法的主動投資人,依然有能力戰勝大盤,並且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可以蒙受更少的損失。
不過看完本書之後,作為一個以前沒有接觸過價值投資方法的人覺得,價值投資並不是一種很容易入門的投資方法,因為要如何找到適當的投資標的,並且評估一個企業的市值是否真的落後其實際價值,其實是不太容易的事情,而且還要納入當時的市場景氣循環狀態,及其他投資人的心理意向等因素綜合考量,有時候可能還要等候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實現獲利。感覺應該要花不少心力去研究,才有望取得豐碩的成果。
此外,如果每個採行價值投資的人都應該要找尋不同的有潛力發展的投資標的,可能不能用上課程的方式獲取相同的標的(也就是所謂的名牌),因為價值投資的目標就是要在市場中尋找受其他投資者冷落,現有價值被低估但未來價格絕對比現有價格高的投資標的。
如果大家都藉由同樣的消息來源,投資了一樣的被冷落標的,那麼該標的的市值就會推升,對比較晚下手的投資者來說獲利空間和報酬也會連帶被壓縮。所以感覺在投資的時候,可能自己要有一些獨特的看法,才能找出因為某些原因,當下較受到忽視,卻深具潛力的投資標的,才比較有機會追求較高的獲利空間。
上面只是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這種投資方式給個人的感覺是這樣,單純作為個人筆記記錄,畢竟只看了這本書,也還是不了解價值投資是什麼。
不過雖然價值投資感覺不容易入門,但這本書的很多觀點,還是很值得一看,至少可以對金融市場存在的風險和景氣循環理論,有更深入的認識,多了解不會吃虧。
這本的最後一章就是本書論點的精華摘要喲~
看完這本書之後會想看塔雷伯的隨機騙局和另外一本金融狂熱簡史。

以下摘錄一些較讓我較印象深刻的書中內容,因為是先留下來紀錄,還沒有經過消化整理,就當單純分享囉。

1.作者認為投資表現是受到地緣政治、總體經濟、公司成績、技術面和心裡面等一系列事件發展與當前投資組合碰撞之後產生的結果。

2.投資需要學習從第二層思考來推理,開展自己對一件事情的預測和評估。
第二層思考比較不直觀,相對深入、複雜,而且迂迴,必須要跟一般投資群眾的思維有所區別,要考慮的事情包含:
  • 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會落在哪些範圍?
  • 我認為會出現哪個結果?
  • 我的看法正確的機率有多高?
  • 大家有哪些市場共識?
  • 我的預期與市場共識有多大的差異?
  • 這項資產的市價與市場公司認為的價格有多吻合?與我認為的價格呢?
  • 價格反映出的共識心態是過於樂觀還是悲觀?
  • 如果市場共識證明是正確的,那對資產價格有什麼影響?如果我的預期才是正確的,又有什麼影響?
3.作者關於效率市場、非效率市場的討論也很精彩。
他分析真實世界的市場處於效率市場和非效率市場之間,所以才會有一些因為某些原因,被低估的投資標的,讓投資人可以使用價值投資的方法,取得較多的獲利表現。他認為投資市場是動態的,而且會有違反直覺的行為表現。
4.討論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主要目標,就是從企業的基本面來判斷他目前的實際價值有沒有被低估,如果有低估的話就趁低價買進,這種投資方法可以減少風險(前提是如果你對企業價值跟實際價值判斷正確的話),重點在於標的企業當下的價值,即使是好企業,只要買進的時候價格太高,對投資者而言,一樣不是一筆好交易。察覺價格與價值的關係,都是成功處理風險的主要環節。
投資者的心理素質控管和如何洞察社會大眾的心理,也是投資者應當思索的重要議題。

5.風險議題:討論風險是本書的核心議題之一
作者對報酬風險關係的那張和既有觀念不同的圖,很值得一看。

作者定義:「風險意味著發生結果的不確定性,還有當不利情況發生時,出現虧損的可能性。」而不是波動性。
風險難以判斷,因時因人的主觀認知而異,也難以用短時間獲得的報酬評估,因為在金融市場中,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遠比一些量化金融分析師使用的常態分佈數學模型來得高。
在多頭市場時,一般人不會先去理解風險,而是傾向於高估自己理解新金融商品的能力。
高風險主要來自高價買進,無論是對某個證券或評價過高的其他資產付出太高的價格,或是因為多頭市場的看多情緒濃厚,推升整個市場價格衝高,當投資人高價進場不知規避時,就是風險的主要來源。
「普遍相信沒有風險」就是很少見的高風險,所以投資人要畏懼風險並要求風險溢酬。主要的投資陷阱在於不知道「糟糕的情況會有多糟」,結果做出糟糕的決定。
6.對市場景氣循環階段的判斷和討論。
信用循環的力量,要銘記經濟金融週期的重要性。
投資的風險可歸結為兩個:虧損的風險與錯失機會的風險。
多頭市場三階段:
  1. 少數有遠見的人開始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
  2. 大多數投資人了解情況真的有改善。
  3. 每個人都認為事情會永遠越來越好。
空頭市場三階段:
  1. 儘管普遍看多,仍有少數思考縝密的投資人認為事情不會總是那麼美好。
  2. 大多數投資人了解情況正在惡化。
  3. 每個人都相信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這邊作者在景氣循環相關章節,還討論到預測的侷限,要讀者記得無論是怎樣的預測,都有它的侷限性。因為一般常見的預測往往都是根據過去發生的事件做出的判斷,雖然未來很有可能重複過去的模式,但無法捕捉到一些對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極端重大事件,這會大大減損預測的準確性。
作者拋出未來無法準確預測的論點,說明那些持續看好和看壞市場的人的建議,無法直接作為轉換成投資行動指引的原因。
馬克吐溫的名言:「讓你身陷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確定知道但並非如此的事。」
察覺所在的景氣位置,依此思考自己該採取的投資行動,作者提供了實用的市場熱度評估指南。
7.投資人應該要認識運氣扮演的角色。
因為市場上發生的隨機事件有能力獎賞不明智的決定,並懲罰好的決定。在出現極端狀況的時候,為了增加成功的機會,採取的行動要與群眾相反。
8.關於防禦型投資的討論。
因為投資有太多事情無法掌控,所以作者建議要採取防禦型投資,避免成為輸家,不要下注在持續看漲,美好的預測和發展等不確定的情境上。
防禦型投資策略的精神就是:對投資感到恐懼。擔心虧損的可能性;擔心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擔心就算做出高品質的決策,仍然會因為運氣不好或突發事件受到打擊。對投資感到恐懼會避免狂妄自大;使你提高警覺,激發腎上腺素;使你堅持充分的安全邊際;而且在情況出問題時,為你的投資組合做出更好的準備。如果沒有事情出錯,那獲利的標的自然會照顧自己。
9.避開投資陷阱
華倫·巴菲特:「只要能避免犯下大錯,投資人需要做對的事就可以非常少。」
作者認為必須要注意自己在投資時,心裡面與分析面可能有的錯誤,必須要想像自己的投資組合,遭遇極端不利的狀況下,可能會產生的結果。必須要考慮投資時,可能遭遇的異常情況。承受的風險與槓桿,也不該大到讓負面結果出現時遭受傷害。
某件事情不可能發生的假設,反倒很有潛力讓事情發生,因為投資人相信事情不可能發生時,就會做出高風險的行為,進而改變環境。
要設法了解資產相關性(連鎖反應),也就是一個資產會因為另一個資產的改變,出現怎樣的反應?或是兩種資產會因為第三種資產的改變,做出怎樣類似的反應?可以了解分散風險的極限。
10.設定報酬目標必須合理。
追求足夠報酬就好,在覺得價格夠便宜或貴的時候出手即可,不要想完全掌控高點和低點,那些只能靠後面之明知道。
當獲得一個乍看之下很好的投資機會時,要問自己:「這是否好到不像是真的?」和「為什麼是我得到這個好運?」